載入中...

114-春季班 1141A2009-生命教育:自我價值提升

 招生人數:25人
 報名人數:2人
 繳費人數:1人
 上課日期:2025-03-07 (第一週),(共18週)
 上課時間:每星期五 早上 9點0分~11點0分
 上課地點:八德校區 陸光教室

課前資訊
 這門課適合誰?
任何對課程有興趣的人都可以。
 需要準備的工具/軟體?
不需要。
 上課會用甚麼方式進行呢?
1. 以簡報介紹主題
2. 團體互動及小組活動
3. 案例討論與心得分享
4. 影片欣賞
 評量方式
學員出席率25%、學習態度25%、課堂討論25%、閱讀心得25%

課程簡介
 課程QR CODE網址
 課程理念
1. 同理自己
2. 你想被人銘記什麼?
3. 發想未來人生下半場更多的可能性
 課程目標
生命真正的樂趣——探索真正與個人經驗深刻連結的信念與價值觀,為了自己認可的偉大目標而竭盡全力,活出自己本來的生命力。
 參考書目
彼得.杜拉克(2019)。杜拉克談高效能的5個習慣。台北。遠流出版社。
彼得.杜拉克(2021)。為成果而管理。台北。博雅出版社。
康舒雅(2024)。留下來的人: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。台北。游擊文化。
 數位教材連結
 是否接受旁聽
是(如額滿課程,恕不接受旁(試)聽)

課程相關費用
 學分費
2 學分,2000元【折扣後只需 1000 元】
 雜費(電腦、冷氣、場地、設備等費用)
 保證金
 其他費用
報名費:不論新舊生每學期收取200元
團體保險費:春秋季200元,寒暑期90元
 材料及其他相關費用(開學後,各班自行收取管理)
陸光教室冷氣費150元(開班後收取)

課程大綱
第一週1相見歡【我是誰?】師生彼此介紹、認識
第二週2做自己的CEO不要再接工作了,退休不好嗎?
以人為本的思維角度出發,將自己作為人生的「使用者」與 「設計師」。
第三週3認識自己回顧過往生命經驗,透過日常生活、興趣嗜好、人際關係、自我價值觀與信念等等不同的面向,幫助我們看清自己身處何處、要走向何方及如何前進。
第四週4我的長處是什麼?我的貢獻是什麼?你想被人銘記什麼?
我在什麼地方或是以什麼方式能夠取得有影響的成果?
利用第7、8週分享行動實作
第五週5建立關係的責任我怎樣與人相處?
第六週6在人與環境、社會的關係過程中共擔責任人與環境、社會的關係。
關心周遭的人事物開始,進而肯定自己的生命。
第七週7我的強項、貢獻:踏出行動的第一步嘗試以最小可行性的思維,幫助自己降低嘗試新事物的門檻,踏出行動的第一步。
第八週8將我的強項、貢獻轉化為行動實作分享行動實作成果。
第九週9公民參與週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
第十週10為人生下半場做好準備延續第7、8週行動實作,看見不一樣的自己,重新盤點優勢,發現不一樣的未來。
第十一週11持續學習對人生不同階段的意義子曰:「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懷之。」
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幸福。
第十二週12終身學習的實踐實踐個人學習計劃,提升幸福感與滿足感。
第十三週13從生命的智慧中找到快樂以積極心態看待年老,找到生活中的快樂與意義,並且學習對生命歷程的尊重與欣賞。
第十四週14快樂之道──生命教育的實踐學習重新認識快樂的定義與來源,以及探討生命教育如何幫助人們在不同階段找到快樂。
第十五週15探索與規劃──人生下半場的願景與方向制定個人化的初步計劃,為未來做好準備。
第十六週16行動與實踐──讓人生計劃變成現實分享「看見不一樣的自己,發現不一樣的未來」的行動成果。
第十七週17期末課程回顧與反思結合上述對自己的深入了解、行動實作,與同學們多元背景的激盪,發展出對未來規劃的不同想像,建立人生不同面向的開放心態。
第十八週18成果展準備週期末成果展準備或排練

講師介紹

黃書桂 講師  黃書桂 講師  黃書桂 講師  黃書桂 講師     黃書桂 講師

 現職:
博雅管理教育基金會專案執行長
 簡介:
大專院校教師
非營利組織志工進階培訓課程教師
非營利組織社工督導


桃園市八德社區大學.
top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