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見歡 | 【我是誰?】師生彼此介紹、認識 |
做自己的CEO | 不要再接工作了,退休不好嗎? 以人為本的思維角度出發,將自己作為人生的「使用者」與 「設計師」。 |
認識自己 | 回顧過往生命經驗,透過日常生活、興趣嗜好、人際關係、自我價值觀與信念等等不同的面向,幫助我們看清自己身處何處、要走向何方及如何前進。 |
我的長處是什麼?我的貢獻是什麼? | 你想被人銘記什麼? 我在什麼地方或是以什麼方式能夠取得有影響的成果? 利用第7、8週分享行動實作 |
建立關係的責任 | 我怎樣與人相處? |
在人與環境、社會的關係過程中共擔責任 | 人與環境、社會的關係。 關心周遭的人事物開始,進而肯定自己的生命。 |
我的強項、貢獻:踏出行動的第一步 | 嘗試以最小可行性的思維,幫助自己降低嘗試新事物的門檻,踏出行動的第一步。 |
將我的強項、貢獻轉化為行動實作 | 分享行動實作成果。 |
公民參與週 | 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 |
為人生下半場做好準備 | 延續第7、8週行動實作,看見不一樣的自己,重新盤點優勢,發現不一樣的未來。 |
持續學習對人生不同階段的意義 | 子曰:「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懷之。」 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幸福。 |
終身學習的實踐 | 實踐個人學習計劃,提升幸福感與滿足感。 |
從生命的智慧中找到快樂 | 以積極心態看待年老,找到生活中的快樂與意義,並且學習對生命歷程的尊重與欣賞。 |
快樂之道──生命教育的實踐 | 學習重新認識快樂的定義與來源,以及探討生命教育如何幫助人們在不同階段找到快樂。 |
探索與規劃──人生下半場的願景與方向 | 制定個人化的初步計劃,為未來做好準備。 |
行動與實踐──讓人生計劃變成現實 | 分享「看見不一樣的自己,發現不一樣的未來」的行動成果。 |
期末課程回顧與反思 | 結合上述對自己的深入了解、行動實作,與同學們多元背景的激盪,發展出對未來規劃的不同想像,建立人生不同面向的開放心態。 |
成果展準備週 | 期末成果展準備或排練 |